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岁女娃胃出血,张文宏一句话点明真相孩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排名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最近被一条微博热搜给刷屏了:我国超一半人,也就是近8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掐指一算,普遍到每2个人就有1个人被感染了

What?这也太可怕了吧!

我查了相关报道,才发现幽门螺杆菌已经不止第一次上「热搜」了。

就在前不久,苏州一名8岁男童因肚子疼、呕吐,被查出患有十二指肠溃疡。

医生也很疑惑,怎么孩子小小年纪,就患上十二指肠溃疡这么严重的胃病。

经过检测发现,孩子出现病变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种幽门螺杆菌。

而男童的爸爸和爷爷都有这个病菌的病史,极有可能就是家长传染给孩子的!

这些报道一出,我们学校的家长群立刻炸开了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在又弹出一个幽门螺杆菌,作为家长,怎么能不着急呢?

有个家长说,我家孩子经常就说肚子不舒服,要不要给孩子做一个幽门螺杆菌检测啊?

另外一个家长又说,我家公公就曾经有这个病历,怕不怕感染上孩子啊?

幽门螺杆菌,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下面小豌豆就来跟大家分享「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知识」,帮助家长们避开误区。

让宝贝少受罪,大人也更放心、安心。

近8亿中国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

是如何传染给孩子的?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

还有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厌食,从而影响孩子的发育。

曾经有新闻报道称:2岁的女孩喝奶时,竟然吐出了血,这可把家人吓得不轻。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造成了胃溃疡,最终引发了胃出血。医生一细问才知道,原来是平时吃饭时,奶奶经常把东西嚼碎了,再喂给孙子吃。而这位奶奶正好是幽门螺杆菌的带菌者。没错,口对口的传播,也就是“口水”,就是这种病菌的主要传播路径之一。除了嚼食喂养,以下这些你可能没注意到的动作,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与带菌者进行亲密接触:大人和孩子嘴对嘴的亲吻;家庭共餐中,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给孩子喂饭时,用嘴去吹达到降温效果;孩子使用大人的水杯等容易沾到唾液的生活用品。......有些家长给孩子喂饭时,怕饭菜烫口,习惯性地会给孩子吹一吹。还有一些孩子不喜欢吃猪肉上肥肉的那一部分,家长就会把肥肉咬掉,把瘦肉留给孩子。更不要说前面新闻里那种,把嚼碎的食物喂给孩子的行为了。这是生怕细菌传染的慢吗?!这些看似充满爱意的动作,都可能会把病菌随着唾液,也一同传到了饭菜里面,最终传染给孩子。除了家人,更要注意来自熟人的亲密接触。浙江的尤女士检测出自家宝宝被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源头竟然是花6万块钱请来的保姆!!医生猜测,可能是保姆平时给孩子吹凉食物或者餐具没消*干净。也有可能经过粪口传播,比如,如厕后手没有洗干净,就给宝宝喂饭。一人中招,感染全家,可不是危言耸听那么简单!

幽门螺杆菌对孩子危害很大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能天天泡在人的胃里生长、繁殖的细菌。

它会引起消化性溃疡,甚至是一些胃炎(甚至胃癌)的元凶之一。

目前的数据显示,感染者中有15%~20%会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1%发生胃恶性肿瘤。

驻扎在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会攻击胃黏膜,当你吃了些不卫生或者坚硬的食物,就会导致保护层破损了。

胃酸自然就容易“侵蚀”胃本身,引起出血、发炎,引发各种消化道病症。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感染这种病菌,也没有听说半数人得胃病呀?

是的,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被感染后,出现的症状会相对轻微,比如说腹胀、不消化、口臭。

即便是出现腹痛等,也很少会联想到自己感染上这种病菌。

而有些自身抵抗力比较强的人,甚至可以安全地与幽门螺旋杆菌共度一生。

当然,这是对于总体抵抗能力就相对较强的成人来说。

但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情况就变了。

有研究表明,我国10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会达到可怕的40%~60%。

孩子胃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

对于幽门螺杆菌来说,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

若是孩子感染上这种病菌,很容易会在肠胃里疯狂繁殖。

什么情况下要给孩子

做幽门螺杆菌检测?

一般来说,孩子要不要检查,可以分4种情况:

1如果没有症状,就没有必要检查;

2如果有胃肠道溃疡等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幽门螺杆菌;

3没有胃肠道溃疡,但是有口臭、腹痛、呕吐等,又找不到其他明显病因的,医生也可能根据情况指导监测幽门螺杆菌;

4家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或是家族中存在胃癌病史的,那么建议给孩子做幽门螺杆菌监测。

孩子经常出现肠胃疾病,可能并不是小打小闹。

家长时时刻刻都要把幽门螺杆菌感染纳入考虑范围里。

特别是家里有带菌者或者相关病史,最重要的是及时就医,万不可掉以轻心。

而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医院进行,一般是通过呼气实验法和胃镜活检。

而在网上可以购买到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试纸,准确性差,并不推荐妈妈们购买使用。

面对幽门螺杆菌积极的预防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孩子真的感染上幽门螺杆菌,治疗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你没听错!!儿童时期虽然容易感染,但感染很少在儿童期带来极大的危害。只有当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长期胃痛等严重疾病时,会建议孩子接受医生指导进行治疗。但对于症状较为轻微的孩子来说,由于治疗需要使用抗生素(症状轻不轻微由医生说了算),是“弊大于利”。再加上现在的治疗对儿童的效果也欠佳,并且可能出现治疗后再感染。所以对于孩子来说,面对幽门螺杆菌,积极的预防才是最好的方式。除了平时任何时候都要注意的个人卫生问题:“

使用安全的水源;

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都要勤洗手;

食物用流动的清水洗净,生吃蔬果要格外注意清洗干净;

保证餐具清洁,刮痕严重的餐具应及时更换;

......

幽门螺杆菌最易传播的场景,就是最习以为常的餐桌上。喂饭时,「盛一勺,吹一吹」这个动作就别再做了,可以把饭菜稍微放凉了再吃。或者购买一个电动风扇吹凉食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食物块头太大,可以考虑用工具提前切小、搅碎,而不是直接嚼烂、咬掉喂给孩子吃。围桌吃饭时,大人尤其是家里的亲人,出于“爱心”会不停地给宝宝夹菜。但张文宏医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劝诫大家:“筷子不要碰一起,间接碰一起也不行;不要用自己的勺子去盘里盛汤;别用自己的筷子互相夹菜。不管在家吃饭,还是在外吃饭,不仅要给孩子准备一套独立碗筷,使用公筷一直是最稳妥的方式。

有研究就显示,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菜式里面的菌落相差达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如果不使用公筷,大家都会将自身携带的病菌通过筷子传到菜上面,而不同菜也会交叉传染。

也就是,只要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就可以通过饭桌,传给饭桌上的任何一个人。

另外,最好不要嘴对嘴亲吻孩子,因为这样可能会把幽门螺杆菌、疱疹病*、口腔病等传染给孩子。如果爱,请科学爱,想表达爱,还有更多表达爱意的方式!

有时候,并不是作为家长的我们不知道,如何避免与孩子口水接触的,以及注意卫生等问题。

更多的,是一些身边的人、亲近的人,出于不了解,而忽略了健康问题上的细节。

但原则性的事情,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从内心去认识。

虽然要冲破很多桎梏,要付诸更多的时间精力,还要有颗强大的内心去坚持我们所认为对的事情。

但坚持这样做,不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修养吗?

本文作者:豪豪妈咪,豌豆思维(ID:vipthink01)特约作者。专注于3-10岁少儿数理逻辑思维培养,百万中国家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