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圣爱中医武汉南湖馆坐馆名老中医张林茂主任 [复制链接]

1#
三连一下,一起来过国庆节吧!

圣爱中医武汉南湖馆坐馆名老中医张林茂主任简介

张林茂主任医师/研究员

原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医院学科骨干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师从曾任湖北省医院院长——钱远铭教授(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之一),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编撰出版医学专著12部,参编科教影片一部,系统研究中医内科学、方剂学,对各种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见解。

擅长诊治:

1、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病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胆汁返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胃息肉、急性肠炎、肠结核、结肠炎、肝炎、肝囊肿、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

2、耳鸣、耳聋、听力下降、鼻炎、中风后遗症、痛风、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慢性肾炎、风湿与类风湿、咽炎、小儿消化不良、厌食等;

3、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

坐诊时间:南湖馆周四全天、兴业馆周六全天

张林茂主任巧用桂附理中汤治疗老年便秘验案分享

便秘在现代医学是指大便次数减少,一般每天少于1次,伴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秘是常见症状,老年性便秘多长期持续存在,令人痛苦不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便秘的成因

便秘病位在大肠,大肠属阳明,故属阳明腑证。其病因多见,饮食不节,情绪失调,外感邪气都可能引起便秘。

其病机或气血耗竭,或津亏血燥,或实热瘀滞,或气滞血瘀,导致阳明经气血运行不畅,大肠腑气不通,形成便秘。

二、便秘的危害

我们每天吃饭,每天也都要排出大便,大便中即含有浊*。浊包括机体代谢出来的不需要的产物,*则主要指热*。为了健康,及时排泄大便非常重要。若长期便秘,这些浊*会留滞于体内,为患甚烈,甚至是许多大病的源泉。

不少人未至老年即出现*褐斑,或在手背,或在面颊,或在周身皮下。一般来说,*褐斑多见于便秘之人,饮食浊*不能及时排出,反被吸收,郁于皮下,即成诸斑。再者,肝主疏泄,平时肝气郁结之人往往疏泄不足,浊*不得疏泄,亦易聚而成斑。故要治斑,只此两条:通大便,畅心情。

临床所见,便秘很容易长痘痘。因为浊*不能从大便排出,上攻头面,郁于皮下,即成痘痘。所以说,治痘痘一定要通畅大便,否则,浊*不去,痘痘难安。

再者,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若便秘,则浊*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中风患者肾本虚于上,高风飘摇于上,若阳明不降,浊*上攻,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若已经有中风后遗症,平时可用莱菔子15克,煎水代茶饮,有清降阳明之功。

另外,便秘日久,滞而不通,则痰浊瘀血易于积聚,久则生块,变生他症。有研究发现,乳腺癌与便秘有必然的联系。一则乳腺位于足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上,与阳明经气血相关。二则阳明经多气多血,乳房乃得阳明气血旺盛而成。若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则可能出现乳房病变。

且便秘容易引起肠癌。研究证明:嗜肉食且有便秘的人,肠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倍。西医认为便秘使肠道黏膜与致癌物的接触时间增加,故易发肠癌。按中医理论,食入于胃,脾气运化,精微四布脏腑,浊*下走大肠。大肠属金,其气降则排便。若大肠不能及时排出饮食中的糟粕,则*气内返,熏灼五脏六腑。

综上所述,便秘不仅仅导致上文所述的痘痘、*褐斑、老年斑、痔疮、大肠癌、乳腺癌等,便秘也是百病之源。我临床治病,不管处方还是针灸,总以通畅大便为要。

三、便秘如何预防

平时无病之人养生,一定要保证大便通畅。俗话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

我们要保证每天至少排出一次大便,且不硬不干。其方法:

1、少吃辛辣刺激之物;

2、经常吃些仁类、籽类食物,如花生、核桃仁、瓜子等,此类食物多含油质,能通利大便。萝卜下气,常吃能通腑利便;

3、便秘者常自上而下按揉腹部,有利排便;

4、中药或针灸都有通便之效。

5、保持作息规律,调节饮食,舒畅情绪,适当运动,这些都有助于预防便秘。6、每天早晨喝些生姜红糖水(能养阳升阳),晚上睡前可喝酸梅汤(乌梅,生山楂,陈皮各15克,水煎十五分钟服,有利于敛阳潜阳)。这样人体阳气每天可以升的起来,也能降的下去,形成大的圆运动,当然不仅让人健康,也有助于预防便秘。

四、桂附理中汤治疗老年便秘验案分享

桂附子理中汤来源于《证治宝鉴》卷五,为《伤寒论》之理中丸加附子和肉桂,具有温补釜底、釜中之火、补火生土之功效,主治中下焦寒盛、腹痛、身痛、四肢厥逆、拘急。桂附理中汤养命火,救胃气,可治许多疑难重症,李可认为桂附理中汤又是治百病之要方。笔者应用此方老年消化系和泌尿系疾病,均取得效验,现举消化系验案1则,以示之。

患者:陈某,男,63岁

初诊:年1月24日

主诉:便秘1年。

现病史:自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干燥,平均4-5天解一次大便,坚硬如羊粪,便时费劲,伴有上腹部胀满,口干不欲饮,饮则喜欢热饮,纳谷不香,腰部胀痛,入睡困难。

分析:患者入睡困难,说明土气不足,阳入阴浅,部分阳不守位;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中医辩证:便秘(虚秘,脾肾阳虚)

方药:肉桂10g后下,蒸附片15g,干姜15g,炮姜15g,生晒参30g,生白术90g,炙甘草30g,枳实15g,取2剂,两日一剂,每剂加水ml煎90分钟,取汁ml,分两日口服完;

二诊:年2月4日

大便质软,平均2天一次,上腹部胀满减半,食量增加,仍感腰部胀痛,入睡困难,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水滑,脉细缓,原方有效。

守方:肉桂10g后下,蒸附片15g,干姜15g,生晒参15g,生白术90g,炙甘草30g,砂仁10g后下,炒谷芽30g,远志12g。取3剂,每剂加水ml煎90分钟,取汁ml,分两日口服完。大便质软,平均2天一次,上腹部胀满消失,食量增加。

按:便秘一症,当今临床运用,多局限于攻下、润下两法,但很多便秘患者病理本质并非热积或津枯,以致辩证不当面治疗无效。早在仲景时代,本病辨证就有阴结、阳结、脾药三种,《景岳全书.秘结》亦云:“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此治万病之大法也。故凡三阴证者,当以扶阳治其本为主,其它方药治本标为次。《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胃同居中州,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在中焦的气机升降中,脾主升,胃主降,形成斡漩,且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全身气化之动力源泉。故《医门棒喝》云:“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之右转。”故脾胃斡漩又为该斡漩学说的核心动力。圆运动是以脾胃居中,心肾分居上下,肝肺各居左右的圆道。本例当属阴结为患,釜中火不足釜底、釜中之火不足,己土之气不足,中央戊己土燥湿二气不相济,同时存在戊土燥气异常。中气不运,温化推动无力而致大便艰难。桂附理中汤针对的是釜底、釜中之火不足,方中附子温补先天真阳,肉桂助附子温补真阳,补釜底之火,它既可引肾水上济心火,又可引心火下温肾水,以助心肾相交;还可引肝升之气克制肺降之气,亦可引肺降之气克制肝升之气,白术补中宫之土,由于此患者己土之气不足,中央戊己土燥湿二气不相济,故加大生白术用量到90g,通过太阴解决阳明,干姜温胃散寒,补釜中之火,此患者干姜减半,加入姜炭,以防干姜辛燥太过,人参补元气,炙甘草补后天脾土,加砂仁,枳实流动气机。所以取效者,在于阳气一行,脾升则胃降,气机流动,肠腑得畅而诸证得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