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套从实践中总结的辣椒疮痂病综合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1#
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46y6zvu/
辣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有些种植户从辣椒上发现了巨大的经济前景,于是辣椒被大面积种植。随着辣椒栽培面积的扩大,辣椒上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辣椒疮痂病。近些年来,由于带菌种子的传播,该病已经在全国各大辣椒种植区广泛发生,已成为造成辣椒严重减产的几种主要病害之一,在生产上引起了菜农的注意。辣椒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俗称“落叶瘟”,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在辣椒各个生育期均可均可感染,一般田间发病率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主要为害幼苗、叶、茎和果实,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以叶片受害严重。高温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讲辣椒疮痂病的综合防治。内容主要包括:辣椒疮痂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发生时间及防治技巧,希望能给广大菜农朋友们带来帮助。一、辣椒疮痂病的危害症状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发生于辣椒幼苗与成株期叶片、茎部和果实上,以叶片最为常见。1.幼苗子叶上出现银白色小斑点,水浸状,后变为暗色凹陷病斑,常引起落叶,重者仅剩一根光秆,死苗。2.叶片幼叶上病斑成水浸状,常沿叶脉发生,使叶片畸形并脱落;成株期叶片上初呈现水浸状圆形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展,呈黄褐色至褐色,性状多为圆形,也有不规则形。直径1~10mm。病斑边缘凸出,中央向内凹陷,粗糙呈疮痂状,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3.茎蔓初生水浸状条斑,暗绿色,后木栓化稍隆起,或纵裂呈溃疡状疮痂斑,秆内中空,病斑下陷或纵向开裂,气候潮湿时,病茎和叶柄有菌脓溢出,发病严重时,整株枯死,植株上部呈萎蔫青枯状。4.果实果面出现圆形或长圆形病斑,稍隆起的白色或灰白色疮痂状病斑(区别于褐斑病,病斑在果实上不凸出,病斑中心黄褐色),有时病斑连片,表面木栓化,深褐色,疮痂状。潮湿时有菌脓溢出。二、辣椒疮痂病的发生规律(一)病原菌辣椒疮痂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病害。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大小1.0~1.5×0.6~0.7微米,具极生单鞭毛,能游动。病菌发育适温27~30℃,最高40℃,最低5℃,59℃以上经10分钟致死。(二)发生原因椒疮痂病的发生与品种、种子带菌、田间湿度、土质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1.品种与发病的关系种子带菌是造成此病发生的首要原因。现在栽种的辣椒大多数为引进的品种,有些品种表现较为感病,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2.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高温高湿是诱发辣椒疮痂病的主要条件。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为5℃,当温度为27℃~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病害最易发生和蔓延。图片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3.连作与发病的关系连作是辣椒疮痴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病菌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里越冬,病组织中的细菌在土壤中可存活9个月以上,成为下年辣椒田的侵染源。如果辣椒连作就会加重疮痴病的发生。4.栽培管理与发病的关系在种植过程中,为追求高的产量,过量施用氮肥,有机肥、农家肥、生物菌肥施用偏少,植株生长嫩绿,抗病性下降,也加重了病害的发生;同时,过量喷施激素农药,也降低了辣椒自身免疫力,加大了疮痂病传染。此外,田间种植密度过大、植株生长旺盛、没有及时整枝、植株受损等,都是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5.地势与发病的关系两块相邻的地块,因地势不同,对发病轻重也有一定影响,地势较高的地块发病轻,而地势较低的地块,发病较重。说明地势低洼的地块,通风不好,田间相对湿度较大,给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图片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6.预防意识与发病的关系由于辣椒近年经济效益较好,调动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种植热情,但盲目跟随种植,辣椒种植技术极其缺乏,对病害预防意识十分淡薄,大多数种植户是看见病虫害才开始进行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机,并增加了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7.防治方法与发病的关系辣椒疮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种植户在防治过程中,一是化学药剂施用不当,没有用到细菌性药剂进行防治;二是只注重了细菌性药剂对疮痂病治疗而忽视了作物免疫剂的使用,以致于疮痂病越治越难治,治住了这一次,又很快反复发生。图片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三、辣椒疮痂病的发生时间辣椒疮痂病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也可随病残株留在土壤里越冬,靠雨水、昆虫、农事操作等传播到茎、叶、果实上,从气孔或伤口处侵入。植株发病后,病部溢出菌脓液,重复传播感染。带病的种子,也可远距离传病。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3月上、中旬在苗床开始出现个别病斑,4月中、下旬叶片上病斑大量产生,引起苗期落叶。成株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发病中心,6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图片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信息所四、辣椒疮痂病的防治措施由于辣椒疮痴病早期症状与辣椒炭疽病相似,在防治上容易出现混淆,故应特别注意区分。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辣椒疮痴病最有效的方法,重点选用对该病有较强抗性或耐性的品种。可选用湘研、保椒、洪杂3号、红尖椒等果形较长,抗病性强,产量高的良种;菜椒品种中,可选用中椒5号、湘研3号等优良品种。2.合理轮作辣椒可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并结合深耕,清除病残体,促使病残体分解或者病菌死亡。应选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移栽前大田应浇足底水,施足底肥,并对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3.种子处理一般可采用种衣剂处理或温水浸种,先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10分钟,捞起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或用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4.加强田间管理应及时深翻土壤,加强松土、浇水、追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季应注意做好排涝工作,保护地要适时通风排湿、降温、避免温湿度过高,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加强苗期管理,适期定植,促早发根,合理密植,移栽后应喷施新高脂膜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缩短缓苗期,使辣椒茁壮成长;同时在辣椒生长期喷施辣椒壮蒂灵提高授粉质量,果蒂增粗,防止落叶、落花、落果,使辣椒着色早、辣味香浓。5.药剂防治辣椒疮痂病及时喷药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目前生产上可选用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都可以选用。如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倍液、47%春雷·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倍液防治,或5%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倍液喷雾,一般每隔7~10天防治1次,视病情可连续防治2~3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